2008年1月16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人工湿地:改变村民生活的一只“肾”
本报记者 王志浩/摄 陈锦/文 通讯员 蔡灵洁

  “这就是人工湿地啊?”当记者来到临海市括苍镇下泛村一块不起眼的空地上时,村干部的介绍让记者产生了疑问。然而,在这块空地下,便是括苍镇几乎每个村子都具备的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,通过这样的生态设施,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人工湿地变成清水。如今,各种生态设施正在大大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,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,村民的生活空间也变得绿意盎然。
    下泛村村主任许良富告诉记者,这个人工湿地深度有两三米,相当于一个有规则填埋的大水池。池内铺设大量分布着小孔的管道,并分层依次铺有卵石、黄沙等。家家户户流出的生活污水,可以通过家门口铺设的地下管道,进入这个大水池,在毛细管道渗透作用下,有机质被吸收,再经过层层过滤,原先的污水变成了清水流向小溪。“以后的生活污水再也不会乱倒啦。”一边听着许良富的解说,一边忙着农活的村民笑着说。如今,类似下泛村这样拥有人工湿地的村,还有很多。不仅如此,有的村还兴建了污水处理池和生态公厕。
    在不远的高山上,村民小荣种植了一片高山蔬菜,年过五旬的夫妻俩正在菜棚里忙碌着。夫妻俩原先从事个体理发行业兼零星种植蔬菜,年收入仅3000元左右。但自从村里进行生态建设以后,他们开始种植大棚蔬菜,年收入翻了10倍多。
    为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,括苍镇将生态特色贯穿于发展的方方面面,大力倡导无公害高山绿色蔬菜的种植,逐步创立无公害蔬菜品牌。镇政府制定了高山蔬菜基地开发规划,还不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到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村传授种植技术。“生态建设使村庄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,我们的高山绿色蔬菜种植得越来越好,村民们的腰袋越来越鼓。”许良富说这话时,老实巴交的小荣夫妻俩在边上笑。看着老夫妇灿烂的笑脸,记者仿佛读懂了“生态环境改变生活”的真正内涵。
    括苍镇纪委书记詹剑刚告诉记者,括苍镇有着得天独厚的秀美山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,但优美的环境更需要人们爱护。